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N道贩子康采恩 > 第348章 我康采恩又回来了—1

第348章 我康采恩又回来了—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没有人能够了解所有工业部门的基本生产内容。但并非没有人做不到了解过去那些工业部门的基本生产内容,技术史的研究,正是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女人们的到来,或许就是这一努力的另外一种尝试,这是更贴近于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方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让每一个家庭妇女都不得不学习基本的纺织技巧,但如果他们的技巧经过系统的培训,然后再为她们装备和用的机械,并普及一下基本的质量控制的相关意识和观念,那么一个化整为零的工厂,也就出现在了华夏大地上。

实际上,在明朝时期的江南地区,就出现过类似的状况。

虽然大明朝廷也设立国内是工厂的官营手工业,但绝大多数的社会产能还是通过小门小户的灵巧双手来实现的。

当然,这些人也可以自发的组织成一些民营的小工厂,康采恩也不介意自己会出现一些小规模的对手。当然,这些人并没有像自己这样好的销路,微穿越之门始终掌握在他的手里,如此以来,这些小工厂所能够承包到的工作,也就只能来源于他这为血汗工厂的工厂主。到时候这些小作坊在本质上仍然是他的打工仔而已。而且还是那种不需要他付出管理成本的打工仔,这也是他这位血汗工厂主所乐意见到的。

家庭是他们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但机器的使用,使得大部分家庭面临着破产的危机。所以说工业革命给农业社会带来的震撼,这足够波及到每一个家庭的生死抉择,这也难怪,中国并没有出现类似英国的那种工业革命。因为阻挠的力量实在是太过强大了,要不然明朝末年的资本主义萌芽,就足够给华夏文明的5000年历史带来崭新的转变。

刨去这些阻挠的因素不论,技术上的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直接到11世纪的工匠美居生产18世纪的机械设备,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困难,且不说东方人的思维与西方的那些工程师们本来就有着巨大的习惯差异,这让它们很难在第一时间理解西方人的设计理念和原理,再加上他们的认知本身也存在着巨大的问题,所以即便是工商业达到顶峰的宋朝人,也无法在第一时间完美的兼容工业时代的初级产物。

是的,阿克赖特到水力纺纱机,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传统工业机械的巅峰之作,但他距离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还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它已经是羊毛纺织业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了,所以勉强也能算得上是工业革命的初级装备,只是在蒸汽机面前,他的确是初级的够可以。

有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就难怪会出现康定国现在所苦闷的事情。

总之,北宋时期的纺织业将会因为康定国的这一创举而出现大量的变革。

虽然现在的康采恩还不能确定,朝廷和官府愿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改变。但考场已经决定将那些心灵手巧的传统工业者们,进行合适的技术改造——如果他们不抵制的话,他们的心灵手巧将和工业时代的那些先进器械完美的融合起来,并将为华夏文明的继续发展,做出应该属于他们,但却能量更大的贡献。

对此,康采恩和那些朝廷里的官老爷们,显然都是乐于见到的。这一点没有任何怀疑的必要。(未完待续)

但这也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或许将明朝时期的一些纺织机械复原到宋朝来吸引更加简单的事情,但归根到底,康采恩和他的集团非要借助更加先进的装备去进行生产的。

所以对于水力纺纱机之类的玩意儿,有个基本的认识也不是一件坏事情。

再者说了,超级未来的产物,总要有个最基本的开头,康定国只不过是选错了这个开头,以至于集团无法在第一时间运用这种未来机械而已。可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现在的集团在资金方面还有着很大的富裕,廉价的劳动力也在源源不断的向他们汇集,一次两次的错误根本不能扭转他们必将取得更大成就的趋势。

再者说了,负责这项工作的康定国毕竟是在尝试用一人之力,将工业时代或者其他更加先进的装备或者理念,提前复刻到公元11世纪的北宋大地上来,这样的工作进程是相当困难的,都是面对着每一个工业领域的基本机械,他就要投入大量的工作,去带领手下的工匠们研究并制造出来。

这样的工作量,是每一个人都会感到恐怖的存在。好在他多年的技术史研究当中,已经得到了足够数量的理论支撑着,让他在实践过程当中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可惜的是,他的这些工人们并不像她那样经历过完整的相关学习,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功能,他这位大学里的教授也还是要继续坚持下来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