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N道贩子康采恩 > 第386章 子容子容世无双—21

第386章 子容子容世无双—2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然,这样的模型驱动机构也有一个巨大的问题,他老老实实挂在墙上的时候,时间还能够变得精准一些,但如果把它放到船上,在海浪的拍击之下,它左右晃动的幅度一定会发生改变,这就让他的计时准确度出现了巨大的误差。

我想要把天文钟搬到船上,就必须克服这一点。(未完待续)

只是这一点苏颂还不知道罢了,当他合上这本描述到1040年为止的世界历史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旁边的王安石竟然拿着那本航海基础的书籍正在注视着自己。

这让他更加确信,康佳的父子二人已经为此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甚至已经开始为此培养后继人才。

看来就算在赛尔柱那里吃个闭门羹,他们也不会放弃在海贸上的利益。

不过他们福建苏家也希望能够在这方面有所进展,更何况在天文中这一项上,他的好奇和修为,恐怕在同龄的年轻人当中是名列前茅的。

依照苏颂对于时钟的理解,那是借助天象来标定的某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就算是上古时期的先人,也知道借助太阳的东升西落来大体划分,一天的1个时辰,并借助圭表日晷之类的玩意儿,更加准确的衡量时间。

但这玩意儿只能进行粗略的计算,撑死也只能精确到15分钟,也就是一刻钟而已。要想获得更加精确的时刻,就必须使用更加精密的仪器才行。

但是在中国的历史当中,这所谓更加精密的遗体始终不曾出现过,虽然对于天象的观测,一直都是中国统治阶级和精英知识分子比较关注的事情,但是浑衣之类的玩意儿,撑死了也只能算是个观测工具罢了,想要让它起到精确划分时间的天文钟功能,恐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是在这本航海学基础当中,康定国为他描述了不止一种天文钟的基本构造,甚至还提出了数种改良方案。

书中描写。一个叫做唐迪的人曾经设想——实际上是发明并制造——了一种精细刻度的天文钟,他用青铜黄铜和各种铜料铸成,并且拥有极其细密的时间划分线。只不过像这样的时钟一般比较笨重,比如说斯特拉斯堡的那个天文钟,几乎是不可能我动的。而且他的时间划分虽然比较细密,但误差也容易非常之大,毕竟传动装置的落后,便很容易的可以造就巨大的误差,所以要想进行改良,必须有新的装置出现。

这种装置叫做锚形擒纵机构,后世的老式挂钟,便是采用了这种设计,熟悉的人很容易就能记起来它那标志性的钟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