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之重塑盛唐 > 第五十三章 论道

第五十三章 论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枯荣点了点头,思索了片刻后道:“陛下,那为何在你们大唐的佛学流派中,是以禅宗顿悟说为主呢?”

“这和我国的历史有关。”

“陛下,愿闻其详。”

“在我中华大地上,数千年来并未有固定的宗教信仰,时而佛教占先,时而又以道教为尊,人们的思想更多的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形成了较为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这种现实状况决定了占主导地位的官僚阶层是不可能做到渐悟修行要求的,他们显然不想,也不会通过闭关苦行、云游四海、苦读经典来提升自己的佛学修为,最常见的也就是闲暇时抄抄经文,或者为寺庙捐一些香油钱。这就导致了他们对顿悟说产生了共鸣,由于他们有权有势有影响力,便使得顿悟说在我朝占据了上风。”(未完待续)

枯荣心中颇不以为然,只是脸色依旧道:“陛下,请。”

“十六年前,如法亲王与我朝法全大师就‘渐悟与顿悟’展开了长期的讨论,最终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以至于如法亲王西行取经。枯荣大师,是这样吧?”

“陛下,正是如此。”

“佛教之修行实为修心也,所谓顿悟法门,就是‘倾向’于先知后行的法门,而所谓渐悟法门,则是‘倾向’于先行后知的法门。不管是顿悟法门还是渐悟法门,都是为尚未入门的初始者所设计的修行法门。入门之后,再进行更进一步的修习,直到拥有无上的智慧。两种修行方法的方式虽然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一样,并无冲突,既没有谁优谁劣,更不可能有高低之分。如果硬要分其优劣,这本身就是着相之态。顿悟有成功者,渐悟也有集大成者。所以,朕以为,根本之处不在于修行的方式,而是在于修行之人。”

“修行之人?”

“恩,枯荣大师,人乃世间万物之灵,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慧根,因此,不同之人所适合的修行方式也是不同的。简而言之,如果让你去学围棋,让宫岳三郎修禅,会是什么结果?”

“这个嘛。。。。。。”枯荣想了想道,“或许都达不到今日之境界。”

“不错,这种可能性极大。”海无影笑笑,“渐悟与顿悟之说在我国由来已久,只是到了神秀和慧能时期,才被传得沸沸扬扬。悟性好,具有深厚慧根者,自可举一反三,但对于世上大多数人而言,还是需要一步一步来领会。慧能大师曾有名言曰,‘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人心在动。’这样的说法对大师来说,当可立即领悟,但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无疑于对牛弹琴。佛学的宗旨在于普度众生,劝导世上所有之人一心向善,通过修禅达到极乐。因此,普通百姓才是佛之主体,他们更加适合于渐悟法门。”

“那陛下之意是倾向于。。。。。。”

海无影打断道:“枯荣大师,是不是说适合于大多数百姓的渐悟修行方式更好呢?当然不是,任何教宗、门派都要有领路者,这些少数人乃是一宗一教的精神支柱,他们的悟性远超常人,自然不必按部就班地修行。”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