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之重塑盛唐 > 第二百一十一章 仁君(二)

第二百一十一章 仁君(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皇上英明神武,末将自当竭尽全力,不服皇上所托。”

“好,两位将军,朕打算将你们的两支部队扩充为两卫,你们二人担任大将军,这两卫的名字朕已经想好,就叫做左右无名卫。”

“什么?无名卫?”李、顾二人同时惊讶道,“皇上,这是何意?”(未完待续)

“安史之乱后,虽然历代先帝都有心削藩,以维护我大唐之一统,但始终不得其法,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一般而言,大多数有志之士都将其归纳为二点,一是重用宦官,以至皇权旁落,二是藩镇的军力超过了朝廷,使得朝廷缩手缩脚,只能选择形式上的统一。”

袁袭叹道:“皇上,这两点确实是削藩失败的根本原因,即使是英明神武的宪宗皇帝,也只是让我朝出现了短暂的统一局面。”

“宪宗帝粗略地解决了第二点,却在第一点上犯了大错,最终酿成悲剧。”

按照史书的记载,唐宪宗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可谓中晚唐时期唐朝皇帝中最大的一个亮点。然而,唐宪宗和唐玄宗颇为相似,均是前明后暗,最终为宦官所杀。

“皇上,恕末将直言。”李神福道,“宪宗皇帝虽在削藩战争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开了阉人掌军的先例,这才使得日后的宦官势力越来越大,乃至一发不可收拾。而皇上您兵不血刃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和宪宗皇帝相比,您更为圣明也。”

“是吗?”海无影再次笑道,“李将军,这并非是朕更加圣明,而是因为朕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所以看问题会更加深远、更加清楚。”

“前人的肩膀?”边冈愣了一下,赞道,“皇上,这个比方倒是很有意思。”

前人的肩膀是一句后世之语,海无影未做解释,言道:“我朝大诗人杜牧在其名作《阿房宫赋》中写到,‘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一句就是至理名言啊。各位,历史上的点点滴滴都是前人用鲜血甚至生命来谱写的,如果朕不吸取教训,那不是和他们一样了吗?如果朕只哀之而不鉴之,岂不是又会让后人笑话吗?朕可不是秦二世,自然不会让后世之人再来一篇大明宫赋。”

“皇上圣明,末将(属下)受教也。”这一次,四人齐声言道。

“各位,有关先帝削藩失败的第一点原因,在朕这一朝是不会重演了,即使有个别忠心耿耿的宦官,朕也不会让其掌握兵权。至于第二点,就要拜托你们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