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之重塑盛唐 > 第二百四十三章 补习

第二百四十三章 补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议潮乃归义军的缔造者,为何却是张议潭之子张淮深继任呢?”看完后,坐在椅子上的海无影自言自语道。(未完待续)

“是,皇上。”

离开七号客栈,海无影又来到中华报行,和孟忆襄吃完晚饭,便匆匆回到了皇宫。对于归义军的历史,海无影不是很了解,而不学无术的李儇同样也不清楚,所以,海无影急迫地需要补习一下。

尽管大明宫遭到两次洗劫,但无论是黄巢还是朱玫,都对宫中所留存的资料档案无甚兴趣,因此,大部分资料都得以保存下来。

紫宸殿为大明宫内第三大殿,是大明宫的内衙正殿,皇帝日常之间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故也称天子便殿。在紫宸殿的西面有延英殿,延英殿旁边有一座名叫含象殿的宫殿,这处宫殿里面就藏有各种文史资料。

在郭秀蓉的帮助下,海无影很快便找到了有关归义军的资料。这些资料详细地记录了归义军建立的经过,其来源主要是根据张议潮的口述。

张议潮出生之时,沙洲正是遭受吐蕃围攻最艰难的岁月,等他懂事之际,沙洲已经陷于吐蕃多年。在张议潮成长的岁月里,他并没有享受到当年在唐朝统治下的好日子,却亲身经历了吐蕃人的残暴统治,这自然引起了张议潮深深的愤怒。

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吐蕃国内发生大规模的饥荒,“人饥疫,死者相枕藉”。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 ,吐蕃赞普郎达磨遇刺身亡。达磨无子,佞臣立其妃的3 岁的侄儿乞离胡为赞普,许多人不服,甚至离叛,从而导致了吐蕃国内的大规模内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议潮和其兄张议潭等人于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率众在沙洲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大起义。经过三年的战斗,张议潮率领义军先后占领了河西11州。到了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张议潮一举攻克了凉州。自此,河西终于又重新归入大唐的版图之中。

这些资料让海无影感到心潮澎拜,暗自赞道:“不朽之功绩啊。”

起义之初,张议潮的骨干力量主要是来自沙洲一带的三大家族,也就是张淮鼎所说的索氏、张氏和李氏。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状况下,三大世家十分团结,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逐走吐蕃,重回大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