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 第六百四十四章 杨府夜会

第六百四十四章 杨府夜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公,您怎能……”

“诶,这……”

众多大臣听了这话,一个个都是目瞪口呆。

钟繇想了想,似乎有所领悟:“杨公,此一节,我等也是知晓。既然当年选择全力支持当今陛下,如今开创如此局面,我等也十分欣喜。可是,我等所希望的,乃是陛下一力仰仗众士族来辅政,在杨公您的统领下,一同辅佐天下,治理天下,执掌权柄。”

“可是如今陛下忽然重设尚书令、御史中丞,分明是有意自己独自执掌朝政,这只怕不是一个好兆头。”

杨彪冷冷地扫视了他一眼:“何谓好兆头?是陛下昏庸,还是二荀不贤?陛下任用贤明,何错之有?何况无论荀、崔等家族,亦是我士族同道,何来凶兆之说?说话谨慎一些,你堂堂廷尉,执掌律法,怎得连这点心修持也没有?”

“这天下只有一个洛阳朝廷,法理而论,我等自当听命,否则便是悖逆之臣,且刘赫也有足够实力,讨伐我等诸侯。可假若天下不止一个朝廷呢……”

洛阳城中,太尉府邸,此刻虽是深夜,杨彪的书房之中,依旧灯火通明。

朝中大约一半的大臣,聚集在此,杨彪端坐主位,半眯着眼睛,也不说话。

众多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见杨彪不表态,他们一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就这样沉默了许久,杜畿最先忍不住了。

钟繇被说得一阵语噎。

“杨公也莫要责怪元常,他所虑未必无理。”

王谦说道:“荀氏一族,自党锢之祸以来,韬光养晦多年,如今厚积薄发,荀氏三子,皆是重臣,尤其荀彧荀攸叔侄二人,便要执掌朝纲,如此岂不是让荀氏一家独大?非是我等要争权夺位,只是如此安排,于江山社稷,实在是祸非福。哪怕陛下将那两人任命为九卿之位,我也绝无二话。只是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以等同于左右二相,如此要职,由同族叔侄担任,难免会有荀氏独断朝纲之危。”

杜畿接话道:“太尉若是担心王司徒,崔司空的态度,我等愿意前往说之。王司徒义女虽被纳为昭仪,崔司空更不必说,其子崔钧,荣宠之盛,更甚二荀。不过他们终究也是我等士族同僚,只要晓以大义,定能与我等一同规劝陛下,匡正得失。”

杨彪眉头一皱:“匡正得失?且不说王、崔二公,便是皇甫、朱、卢、蔡等公,如今也必定与陛下一条心。单凭你们几人,就想劝服陛下?何况陛下又不曾犯错,何须你等去匡正?画蛇添足,多此一举。老夫劝你等还是安心朝务,莫要横生枝节,否则自取祸端,莫说老夫没有提醒。”

“太尉,您与袁氏,并为天下士族领袖,当初与袁氏分道扬镳,一心扶持刘赫,而袁氏则自立门户,窥伺神器,如今已证明太尉眼光何其精准。袁氏已亡,杨氏崛起,统领海内士人,共同为新朝出力,本是人所乐见之局面。我等也早已准备好,一心一意,辅佐新君。可是如今陛下来了这么一手,我等实在有些看不明白了。”

“是啊,我等士族,全仰仗着您主持大局,您可要出来说句话啊。”

“杨公,此事非您出面不可,您可不能装聋作哑。”

众人的声音一个比一个急切,杨彪也不知是真的听进去了,还是被他们吵得没办法,这才睁开了眼睛。

“主持大局?什么大局啊?陛下雄才伟略,新朝万象更新,群雄束手,四海归一,指可待,我等都将是大汉中兴之臣,彪炳史册,光照千秋,如此千载难逢之良机,还要如何表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