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法兰西1794 > 第647章 “绑架”大文豪 (上)

第647章 “绑架”大文豪 (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对此,第1执政官表示会适当增加法兰西文学院的资金,每年的增幅不会低于10%。但在博马舍等人看来,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争辩之下,安德鲁直接告诉这位博马舍院士,如果在法国能涌现写出《少年维特之烦恼》与《强盗》这般优秀作品的作家,他不介意说服财政部长与内政部长,加大对文学院的各种投入。

简单来说,现如今的法国文学是个“温吞水”,滥竽充数的水货作家太多,根本就不值得督政-府进行太多的投入。

但如果,法兰西文学院能从德意志地区,挖到以歌德、席勒为代表的文学巨匠,那安德鲁就会另当别论了。

此刻,安德鲁知道歌德与席勒即将进入各自的创作巅峰时刻,包括歌德的历史巨著《浮士德》,以及席勒的《唐·卡洛斯》、《威廉·退尔》、《奥尔良的姑娘》、《华伦斯坦3部曲》都将6续出来。

毫无疑问的,法国文学院对歌德、席勒的盛情邀请,源自第1执政官的特别授意。

自从启蒙思想运动的代表人物,狄德罗、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孔多塞等人,相继去世之后,法国文学(思想)就变得青黄不接。

另1时空中,曾经为法国争得荣誉,而在欧洲文坛享誉盛名的夏多布里昂,却由于其保王党的身份,加之又触犯了独-裁者的天条,于1795年,被秘密警察暗杀于巴黎街头,英年早逝。

至于斯塔尔夫人,显然她与安德鲁同样是“8字不合”,时常在报刊杂志上冷嘲热讽法兰西第1执政官。所以在1年前,斯塔尔夫人就被督政-府赶出了巴黎。依照目前的状况,估计她要在美国与圣路易斯安娜殖民地,继续旅行到1800年之后。

差不多是过了半个世纪,直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在法国逐渐兴起,而以福楼拜、维克多·雨果、亚历山大·仲马、阿纳托尔·法朗士、居伊·德·莫泊桑、爱弥尔·左拉为代表1大批文学家大量涌现,法兰西文学这才迎来了光辉灿烂的1幕。

其后,安德鲁对博马舍明示,如果席勒能来法国,立刻会给文学院拨款增加50万法郎;如果算上歌德,会追加到150万法郎。

在得到共和国第1领袖的“最高指示”后,博马舍和他的同僚们,就开启了对歌德、席勒等人的“挖掘力度”。

原本就倾向于法国大革-命的席勒,在看到法国人开出了自己无法拒绝的25倍年薪后,就毅然决然的准备来巴黎工作与定居。

至于在魏玛公国担当枢密院大臣的歌德,其拉拢难度实在太大了,法兰西文学院所能提供的各项资源,歌德早在20年前就已经拥有了,而且还是绰绰有余,自然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

基于此,安德鲁对于当下法国文学的扶持力度非常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最初时候,独-裁者借口是以中-央政-府的大量财政赤字为由,宣称必须要将现有的财力,物力与人力,重点运用于捍卫共和国的国家利益,也就是科技研发、钢铁制造、蒸汽机产业、军事工业、粮食战备与医疗技术等优先级别的产业。

等到了共和5年(1797年9月之后),法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恢复到大革-命之前的最好时期,农牧业连续两年实现了大丰收,而且还在钢铁、蒸汽机、军工、化工、医药等重工业领域,遥遥领先于整个欧洲。

9月上旬,代表督政-府的第1执政官,在立法议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及,尽管经历了频繁的战争,然而共和国第1次实现了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平衡,甚至还小有结余。

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后,已成功当选法兰西学院文学院士,继而成为法国文学领军人物的加隆·德·博马舍,就代表全法国“文化人”的共同愿望,前往波旁宫拜会了安德鲁,希望手头已变得宽松的督政-府,能够加强对法国文化与文学的扶持力度。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