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数风流人物 > 庚字卷 第五十六节 苏妙,妙人

庚字卷 第五十六节 苏妙,妙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看看卫若兰摇头晃脑沉吟不知,韩奇双手据案唏嘘不止,冯紫英觉得今晚还真的不虚此行了,比起他以前所见识的抚琴一道,还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

忽然间冯紫英想到贾元春也是此道高手,贾府中的仆人丫鬟都说大姑娘轻易不抚琴,一旦抚琴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也不知道有没有能达到这苏妙的水准?若是有机会,倒是真想看看元春抚琴的风姿。

相比之下,那三名舞姬的舞姿虽然也十分精妙优美,但是和歌姬相比已经有了相当差距,遑论孙妙的琴技了。

无论如何这苏妙的确不同凡俗,值得人高看几分。

一曲既罢,三人也是忍不住鼓掌,卫若兰更是热切的起身替苏妙送上披风,“天籁之音,莫过于此!”

冯紫英对于琴棋诗画中棋诗(书)画都属于略懂,毕竟棋、书和画是他从前世中带来的,而诗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被动接受然后结合了一些前世记忆剽窃得来的金手指技能,当然这个技能很猥琐,基本上是憋到退无可退之时才会“爆发”一下,或者就是“灵感”来了的时候,“绽放”一下。

但对于琴,他几乎就是一窍不通了,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来了。

伴随着苏妙那清癯纤巧的手指一动,冯紫英就基本上能判断这女子恐怕是在这方面真有些造诣,轻拢慢捻抹复挑,这句话是最粗浅的形容。

而瑶琴在中国古代音乐乐器的地位很高,基本上是居于主导地位,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就能略窥一二,高山流水觅知音这句话也能一样看出气象,所以这方面如果没有天赋,不下苦功,那基本上也就只能做到中人之上罢了,要成为一代大家,那真的就很难了。

伴随着琴弦奏鸣,那名歌姬婉转歌喉也萦绕而起,“……,榄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是晏殊的蝶恋花,这首名词冯紫英还是知晓的,大周歌伎们都沿袭了前宋的风格,喜欢选用宋代词人们的一些词曲来作为自己当家作品的脚本,当然有些喜欢选择大家广为熟知的,也有些人喜欢选择小众冷僻的,但是只要能结合自己风格来重新加工塑造,达到融合,都不是问题。

不得不说这个团队配合很好,那个歌伎的歌喉嗓音婉转柔靡,该清亮时有金石之音,该柔婉时有靡蔓之调,荡气回肠,让人沉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啊,知何处……”

这歌姬的水准也极高,不仅仅是她唱的极好,而在于她始终能让自己的声音萦绕着苏妙的琴音,攀附而上,跌宕起伏,不离不弃,这种默契的配合才是最为难得的。

冯紫英忍不住击节赞叹,虽然他不懂音乐,但是能让人神为之夺,深陷其中而不知,他相信这已经是自己能见识到的真正大家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