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官场:分手后,我转身考上省组部 > 第六百五十章 大国之轨

第六百五十章 大国之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铁道部的先期研究报告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京沪高铁全线预计1200公里,平均造价超过亿元!水泥、钢材、混凝土、钢轨、道砟的使用量都是天文数字!施工也难呐,我记得当时铁三院负责估算测量线路,几十个专家背着测量仪、水准仪步行测量,趟沟过渠,光天津到德州段就花了三个月!还需要从国外引进技术,这其中必然有着复杂的斗争,我们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当时很多人的想法是,想要修成京沪高铁,无异于跨过天堑!”林老回忆起当年的情景。

梁江涛动容了:“在那个年代,这是想都不敢想的投入啊!”

这和后世根本不一样。

到了梁江涛重生前的时候,华夏各方面的技术都已经成熟,资金也充足了很多。

比如测量线路,根本不需要人力,用无人机就行了,林老说的那条探测线路,可能用两三天就测量完了,还更加精准。

梁老的这句话却让梁江涛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什么?

八十年代就形成了共识?

那为什么现在还没建起来?

而且,他记得历史上,是要到2008年才开始修建,直到2010年才通车!

这也说明,创业越是初期越艰难,筚路蓝缕,必然披荆斩棘,栉风沐雨。

当然,后世修建高铁也不是一帆风顺,也是一个巨量投资,听说为了修起来,有关部门使尽浑身解数,还用了很多手段,最终才把架子给搭了起来,还背负了很大的债务。

为什么蹉跎了二十多年?

“爷爷,为什么?”

“此事说来话长,当时我正负责国家计委的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快速发展,铁路方面运力紧张的问题日益凸显!当时,铁道部几乎是三个月就打一次报告,要进行铁路提速。顺理成章,关于建设一条新的京沪铁路的意见也渐渐纳入讨论中!”

“京沪铁路连接华夏最大的两个城市,贯穿四省三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人口达四分之一,GDP更是占四成,何等重要?不客气地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最具潜力的地区,兴建高速铁路迫在眉睫!而且,当时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已经拥有了高速铁路,技术日渐成熟,修建高铁有成功的借鉴和范例。”

“然而,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始终摆在眼前,那就是钱!当时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还没完成,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搞这么大的一个工程。高铁是用人民币铺起来的啊!先期投入就要数百亿,未来还要源源不断的投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