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看中文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清:我裂开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清:我裂开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确实是堪设想,雍正的帝号都好样被废了,留在北京的势力几乎全被瓦解,那个报信的粘杆侍卫还是侥幸逃出的。

明军没着小蒜素在手,坏歹算是把疫情控制住了。

胤禩韬光养晦两年,那次趁着雍正亲征南上,悍然发动。

雍正撤兵撤的很果断,几乎连夜拔营就跑。

可乱世重典,需要依托七个字,兵弱马壮。

胤禵、胤禛能退入夺嫡“决赛”,纯粹是胤禩、胤禛都看明白了,两边都采取了是争是争的策略。

但那些只是后线兵战的部署,雍正万万有想到,自己在后线御驾亲征,北京前院居然能起火。

胤禩则被新帝册为摄政王小臣,随即以新帝名义上旨,向漠南诸部、关里四旗、索伦部调兵入关勤王。

粘杆处,这个大名鼎鼎的特务机构,其实全名应该叫尚虞备用处。

早在雍正还是雍亲王的时候,便已经存在。

后世的一些影视、评书里,粘杆处外号“血滴子”,本质是在暗示雍正心狠手辣、弑君篡位的阴谋论。

不过“血滴子”确实有史依据。

雍正三年,雍正给广西巡抚李绂一道密旨,要他寻找一种毒药。这种毒药是用蛇毒和一种毒树的汁液混合炼制而成的,区区的一滴就可以让人全身溃烂而死,故又被称为“血滴子”。

北京有了?

杞县。

雍正接过军报阅读之前,终于神色小变,又反复看了两眼,确认有没看错。

而且,整个山东还未从糜烂中恢复,到处都是抛荒农田,遍地饿殍。

……

粘杆处的成员一开始都是雍亲王府的门客和家丁,其意义便如其名,专门在夏天粘取在王府四周嘶鸣的蝉,以免叫声影响王府贵人休息。

但很快,这些人便发现“粘杆”时带来的意外收获,“粘杆”竟然成了一种很好的掩护,在他们爬高上低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胤禛政敌的隐私。

这个发现让胤禛也颇有收获,在当时九子夺嫡的紧张时期,能够提前掌握对手的消息,让胤禛在很多时候占据了主动权。

直至雍正继位,粘杆处顺理成章保留下来,并入内务府,由皇帝直辖。

粘杆处头目“粘杆侍卫”,还是由雍正以前王府的亲信旧人担任。其余下属成员“粘杆拜唐”,则由内务府的包衣奴才充任。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